南 通 自 然 心 坊 心 理 咨 询 中 心

                                                                                           心灵热线:0513-55880114

  • 1
  • 2
  • 3
  • 4
  • 5
孩子撒谎的心理根源及应对方法
2014-3-1
来源:未知
点击数: 8401          作者:未知
  • 据调查,孩子撒谎的种类并不亚于成人,包括无恶意的谎话、社交性的谎话、残酷的谎话、善意的谎话、隐藏事实逃避处罚的隐瞒性谎话,以及蓄意说谎以获利或增加威信的明显谎话。事实说明,无论你如何教孩子,他们迟早会对你说谎。孩子愈大,谎话越多越高明,而且说谎得逞又逃过处罚,谎也越扯越多。
    撒谎,或者是因为无知,或者是因为害怕,或者是因为逃脱责任,都会引起父母的恐慌:“孩子撒谎是品质问题,这可怎么办呢?”其实,反思自身,对症下药,对父母对孩子都是最有帮助的措施。
     
      孩子说谎的真实原因 
     
      想象与现实混淆
     
      这大多发生在6岁以下孩子身上,他们常会将想像与现实混淆在一起,明明是自己的愿望,却说得像真的一样。 
     
      学龄前儿童无法分清想象与现实,常常会把想像的事物当作现实的事物。在他们丰富的想像力和表现力的发展过程中,他们往往会即兴、随意地把自己听到的故事,看到的事物经过自己的想像加工后套用到现实的人或事上去,出现没有逻辑、不真实的“撒谎”。但是他们的这种撒谎没有明确的目的*,属于幻想型撒谎。 
     
      专家建议:
     
      对于这种类型的谎言父母应该满足孩子想象力方面的表现欲。鼓励孩子自编一些故事,或者经常与孩子玩假扮游戏。如:可以将家里的一些玩具作为道具,可以把一些童话故事续编等,使孩子的想像力与创造力得到充分地释放,并锻炼其语言表达能力。不应该一味地批评、指责,这会损伤孩子的创造与想像意识,或者对孩子的表现听之任之,会使孩子习惯性地将想象的事物当作现实的事物,导致孩子缺乏理智感,为成长埋下隐患。总之,幻想型撒谎往往没有什么目的*,有时是很即兴、很随意的,对于这类孩子应注意启发与引导。 
     
      由于想长辈夸奖或者逃避惩罚
     
      孩子做事时不仅想做好,很大程度上也想让父母、老师高兴,从而得到更多奖励。成功难度较大时,为了不让父母、老师失望,只好“说谎”:“这次考试成绩还没有出来”、“考得还可以”等。还有,孩子对周围的一切都感到好奇,特别是家里刚买来的东西,非要用手拿一拿,仔细看看,往往一不小心,就弄坏了东西,这时孩子内心紧张而恐惧,害怕父母训斥打骂,不知不觉地开始说谎。有的孩子在做错事情以后,内心会受到一种压迫,担心受罚而诱发其说谎。 
     
      其实,孩子并非生来就会撒谎,他们天性纯真、直率,他们不会隐瞒自己的意图,不会掩饰自己的情绪,不会控制自己的探索,他们是诚实的人。但当他发现自己的诚实引起了父母的不满甚至是责罚,他就开始学会了装假说谎。父母虽然很多的时候,理智上强调诚实的重要,可当具体到某一件事情时,情绪会战胜理智,于是出现了不满愤怒、责备,于是父母表现出更在乎事情本身而不是孩子诚实的品质。 
     
      专家建议: 
     
      对于这种类型的说谎,聪明的父母不应该不分原因的责备和体罚孩子,该懂得和孩子沟通,告诉孩子,爸爸妈妈喜欢诚实的孩子,虽然爸爸妈妈不希望他做错事,但爸爸妈妈更不希望他撒谎。然后,给孩子承认错误的机会:理解孩子犯错误的动机,包容孩子的错误结果,给予孩子改正的机会,鼓励孩子主动承认错误并改正。对于这种类型的谎言,切忌父母之间因教育态度不一致,一方袒护孩子的错误,而在孩子面前争执,给孩子以可乘之机,导致孩子继续撒谎。总之,对于惧罚型撒谎的孩子,父母要调节自己处理事情的态度与方式,给孩子改正的机会,不要失去孩子对自己的信任。 
     
      行为性撒谎 
     
      有些孩子习惯于一切玩具、食品都归自己所有。再加上有些父母不注意教育孩子“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能拿回家”,导致孩子有时会悄悄地把自己喜欢的幼儿园或小朋友的玩具放入自己的口袋。当父母发现孩子有不属于自己的东西时,孩子经常会编造一些谎言,如小朋友送的,或者是自己拾到的等。这种属于行为性撒谎,其表现比较严重,常常伴随偷拿和破坏等不良行为,对孩子自身成长的危害性比较大。这种类型的儿童与前面两种类型的儿童不同,他们的撒谎有明显的目的*,并且是事先想好的,在他们看来撒谎会给他们带来一定的利益或满足。这种类型的撒谎因为对孩子成长的危害性非常大。 
     
      专家建议: 
     
      对于这种类型的谎言,若孩子说谎后没有被发现,或者被发现了但父母并没有采取相应的措施予以纠正,或者被其他人揭穿后,父母因顾及颜面而袒护孩子等,都会助长孩子的说谎意识。聪明的父母应该不能让孩子的“阴谋”得逞,让他知道如果撒谎后会有非常严重的后果。有的父母认为孩子的撒谎是因为没有长大,不知好歹,而放任孩子任意所为,会使孩子养成撒谎的习惯,影响孩子自我意识以及性格的健康发展。 
         
    纠正孩子撒谎坏习惯的策略 
         
    有一位母亲说孩子如果撒谎,她将用剪刀剪去他的舌头。以后孩子似乎乖多了。在坐的一些人认为这也是一个不得已的办法。但是,一位教育专家则提出询问:“如果孩子真的撒谎了,你真会剪掉他的舌头吗?”这位母亲理直气壮地说:“哪能呢!你以为疯了吗?”教育专家反问道:“那么,你是在向孩子撒谎啦?”做家长的用谎言来教导孩子不要撒谎,这真是天大的笑话。但事实上,很多家长正是在不知不觉中教导孩子去撒谎。 
        
    现象一:小明的父亲是一位领导干部。一天,爸爸正在看录相,外面传来门铃声。爸爸让小明去开门,并教给他说:“爸爸不在家。”小明这样做了。但是,他迷惘地问爸爸:“你明明在家,为什么说不在呢?”爸爸笑笑说:“这部片子非常精彩,我不愿意别人打扰!”一次,两次,小明以为父母撒谎是一种应付的技巧,认为撒谎也不是什么大错误。因此,小明就从父亲那里学会了撒谎。 
        
    现象二: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常常为了诱导孩子做一件事,就轻易许诺,而事后就忘记了。孩子的希望落空了,他发觉父母在欺骗自己,在向自己撒谎。比如,妈妈嘱咐儿子,在奶奶家要听话。如果表现好,星期天带他去游乐园。星期天有许多家务要做,就把日期推后,而且一推再推,不了了之。孩子因为妈妈的诺言没有实现,感到失望,并因受骗而愤怒。 
            
    孩子也从中得到了一些经验: 
          
    1)为了要达到目的,夸张一点说话、许诺也无妨。 
         
    2)父母在对自己撒谎,自己受骗了。 
         
    3)父母的言行不一致。 
         
    4)父母是会失信的,以后不能完全相信他们的话。 
         
    5)撒谎是允许的。 
            
    策略一:先从父母做起。孩子的行为和思想,受家长的影响很大,他们对父母的崇拜,会下意识地模仿父母的动作,吸收他们的思想,学习他们待人处世的态度。这样,就在潜移默化中不自觉地形成了孩子的人格、个性和品质。所以,要纠正孩子撒谎的习惯,必须先从父母做起。 
            
    策略二:要提醒家长注意的是,孩子的撒谎,很多时候是无意的,特别是在幼小年龄的孩子中,常有这种情况产生。因为孩子的智力和识别能力发育不完全,所以,不能清楚地分辨哪些是现实,哪些是幻想。这个时期的孩子,脑子里充满了幻想,同时,他们的记忆力薄弱,常会把一件事同另一件事混淆在一起,也常会把脑中幻想的事情,当作曾发生的事实讲出来。如父母不了解情况,误认为这样幼小的年龄就会撒谎,甚至劳神伤气,则大可不必。 
            
    策略三:要提醒父母注意的是,有时孩子是在环境的压迫下撒谎的。比如,小宁从爸爸口袋里拿了一元钱去买不干胶贴画。爸爸发现钱少了,就问小宁,同时还许愿:“如果是你拿了,说实话,我就不打你。”小宁以为坦白了就可以不挨打了,于是,他承认了。爸爸得知孩子的偷窃行为,气上心头,完全忘记了许下的诺言,打了小宁。父母食言了,孩子下一次遇到同样的情况,不会再被父母欺骗,同时为了不挨打,也不说真话了。如果小宁的爸爸听完了孩子的话,控制自己的情绪,教导孩子偷窃行为是错误的,本不该原谅,但是他能认识错误,以后又能引以为鉴,是可以宽恕的。然后,父子共同磋商补救这次错误的办法。这样处理,父母履行了诺言,既鼓励孩子以后再不要撒谎,同时也可纠正孩子偷窃的行为,又提出补救的措施,可以收到教与导的效果。(525心理网)

热门评论
  • 暂无信息

验证码: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09-2019 南通自然心坊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苏ICP备10227278号